2024年9月9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召开师德师风暨科研诚信教育大会。系党总支书记张文真,校级教学督导、系党总支纪检委员盛国平及全体环境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文真主持。会议开始,全体教师首先集中观看师德师风学习视频,随后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动力,共筑教育新篇章。随后,盛国...
2024年9月6日,国际水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发布了2024年IWA会士和杰出会士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文卫教授入选国际水协会会士(IWA Fellow)。李文卫,2008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8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物定向转化与资源化利用。担任国际水协会(IWA)水中毒物评估与控制专家组委员。曾...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High-Performanc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Dual Resistance to Gypsum Scaling and Biofouling for Enhanced Water Purification”的论文,该研究通过设计季铵盐单体,采用原位共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和双重抗石膏结垢和生物污染的纳滤膜。纳滤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和可靠的洁净水供应。目前纳滤膜仍然受到渗...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首次利用工程化高核酸酶活性希瓦氏菌在消除ARGs上取得新进展,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细胞DNA清除剂,以有效减弱ARGs传播,为缓解抗生素耐药性流行提供了一种新颖、环保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ed DNA scavenger for mitigat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lifer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为题,于2024年8月19日发表于Nature Water(DOI: 10.1038/s44221-024-00289-4)。抗...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ual-mode harvest solar energy for photothermal Cu2-xSe biomineralization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by biotic-abiotic hybrid”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利用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在生物矿化及太阳能利用中的应用。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是一种捕获太阳能的创新策略。该工作通过整合S .oneidensis MR-1和生物纳米Se0颗粒的优点,实现了光生物Cu2-xSe纳...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epolymerization mechanisms and closed-loop assessment in polyester waste recycling”的论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催化醇解过程的PET聚酯废弃物闭环回收策略,深入解析了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LCA)评价。PET聚酯材料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如塑料瓶、纺织品等),年产量已达数千万吨,但废弃PET的环境危害大且回收难度高,成为了一...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对纳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和贡献进行了全面的综述,讨论了纳米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应用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发展前景,以“Nano-enabled strategies for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mitig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为题,于2024年6月27日被Nano Today接收。在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积累排放的情况下,气候加速变化并且已经达到了关键的阶段。这种现象是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合作研究类芬顿反应催化新机制并取得新进展。针对类芬顿反应中催化剂因自身氧化还原受限造成的失活问题,创新性地建立了通过非氧化还原催化提升催化剂循环稳定性的新方法,为污水处理技术中开发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类芬顿催化剂提供参考。研究成果以“Directional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Via a Non-Redox Catalysis Strategy That Byp...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观点文章,题为“Mineralization or Polymerization : That Is the Question”,探讨了物化水处理领域有机污染物聚合路径的重要性。该文章于2024年6月7日被接受发表。在废水的物化处理领域,有机污染物通常被认为是通过矿化路径去除的。然而,最近对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揭示了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聚合路径从水中转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植物对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诱导的空间异质性毒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以“Unmask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Phytotoxicology Mechanisms Induced by Carbamazepine by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Multiomics Analyses”为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补充封面文章(DOI: 10.1021/acs.est.4c04628)。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由...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采用液-液界面工程方法,通过设计分子内氢键增强笼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策略,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的自支撑多孔有机笼膜并用于精准分子筛分。相关研究结果以“Crystalline porous organic cage membranes constructed through fortifie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for molecular sieving”为题,于2024年6月25日被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接收(DOI: org/10.1002/anie.202409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展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辅助的高通量复合碳源筛选方法,旨在帮助污水处理厂迅速识别并优化异养反硝化所需的复合碳源配比。研究成果以“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Optimization of Mixed Carbon Source Compositions for High-Performance Denitrification” 为题近期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DOI: 10.1021/acs.est.4c01743),并评选为补充封面文章。适宜的复合碳源在提升市...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单线态氧选择性生成和高效利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Tuning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etal-free dual-site catalyst enables exclusive singlet oxygen production and in-situ utilization”为题,于2024年7月10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24-50240-0)。开发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在高效水净化的同时降低氧化剂的消耗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解决非均...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市政污泥升级资源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Upcycling waste sewage sludge into superior single-atom Fenton-like catalyst for sustainable water purification”为题,于2024年7月8日发表于Nature Water(DOI: 10.1038/s44221-024-00258-x)。市政污泥处置是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对社会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挑战。尽管废弃污泥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但受限于其产量大、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