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基于表面催化氧化偶联和聚合的直接氧化转移水处理技术(DOTP)方面取得新进展,以“Metal oxyhalide-base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with ultralow H2O2 consumption”为题,探讨了物化水处理中H2O2高效利用的方法,发表于Nature Water。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在环境修复等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H2O2分子本身的惰性限制了其氧化能力的发...
2024年11月2-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协办的“第五届环境工程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近200名环境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青年学者汇聚合肥,围绕基于交叉科学突破的变革性环境工程技术前沿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沙龙特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
2024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联合主办的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hinese-Europe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 Ecology & Sustainability,简称CESEES)第二届年会以全球直播的形式顺利召开。2024年10月26日的开幕式上,CESEES学会主席、爱尔兰高威大学占新民教授向全体与会者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会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会在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中作为中欧之间桥梁的重要...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电活性微生物底盘开发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通过微生物总基因组简化激活希瓦氏菌的代谢,并利用扩展的分子工具组件提高遗传改造能力,为将电活性微生物打造为新型生物技术底盘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以“Fabricating an advanced electrogenic chassis by activating microbial metabolism and fine-tuning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为题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DOI: 1...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FeS活化分子氧的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磷酸盐通过构建酸性微环境显著增强有氧条件下FeS介导的污染物降解。研究成果以“Phosphate-Induced Acidic Microenvironment for Improved Contaminant Removal during FeS Oxygenation”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6170)。FeS活化分子氧对自然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转...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全球化学习交流,帮助同学们做好出国规划和准备,10月29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举办了2024年环境飞跃沙龙。本次沙龙邀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高级研究员廖燕,分享海外高校招生政策及学生在科研、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沙龙由环境系副主任花正双主持。沙龙伊始,廖燕强调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以自身的...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氧化活性物种的鉴定方面发表Perspective论文。研究成果以“Confronting the Mysteries of Oxidative Reactive Species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n Elephant in the Room”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氧化活性物种在污染物降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自由基或非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机理被发现,挑战了对有机污染物氧化过程的传统认知,引发了...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天然有机质(NOM)光化学行为对水体中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eARGs)自然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以“Natural Organic Matter Enhances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Extracellular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unlit Water”为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文章(DOI: 10.1021/acs.est.4c08211)。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Biological self-protection inspired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 to construct a robust bio-nano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的论文。该研究受微生物分泌胞外聚合物(EPS)减缓纳米毒性的启发,提出通过微生物自分泌的EPS修饰纳米材料以构建高相容性的纳米-生物界面的新策略。纳米材料可以增强基于微生物的化学品生产或污染物去除,例如,纳...
9月21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2024年“环启科大 境绘新图”迎新晚会在科大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礼堂精彩上演。星光璀璨,歌舞飞扬,环境系2024级新生们在此相聚,共赴这场青春盛会。环境系领导班子、校内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近300名师生一起在现场观看了迎新晚会,部分学生、家长和校友通过线上平台观看了晚会图片直播。迎新晚会由“环聚科大,启梦启航”、“环宇共舞,逐梦青春”、“...
六秩六载,芳华未央。2024年9月19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2024级硕士博士班新生前往校史馆及校博物馆参观学习,感受优良校风,厚植爱国情怀,追忆历史文脉。图1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图2 校史馆合影在校史馆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国科大国运所系、大师云集、春风化雨、气象峥嵘、南迁重建、敢为人先、创新一流、勇攀高峰等历史瞬间。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瞬间中,同学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针对电活性细菌在水净化中由于复杂环境基质而导致的胞外电子转移效率受限问题,创新性地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了具有高胞外电子传递能力的工程活性材料,为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研究成果以“3D Bioprinting of Engineered Living Materials with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Capability for Water Purification”为题,于近期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
2024年9月9日,恰逢教师节即将到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召开“环”师“境”技发展营第七场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系教授俞汉青老师为环境系教职工分享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工作23年的经验感悟。报告会由环境系党总书记张文真主持,环境系全体教职工参加。活动开始,俞汉青首先回忆了他初入科大时的担心和苦恼,以此为引开始讲述他在科大23年的工作经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