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在我校研究生中启动评选2024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毕业生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的通知》(校学字〔2024〕7号文件)评选要求,经学生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选和班主任审核,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公示已结束)公示时间:2024年3月12日至3月14日。公示期间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受理实名投诉。若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系办公室反映。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551-63600084;办公地点:东区计算小楼305室...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研究文章,题为“Discriminating the Active Ru species towards the Selective Generation of Singlet Oxygen from Peroxymonosulfate: Nanoparticles Surpass Single-Atom Catalysts”,探讨了钌纳米颗粒(Ru NPs)及钌单原子(Ru SACs)的活性中心形态对于其类芬顿反应活性的影响机制,文章于2024年2月25日正式上线。单线态氧(1O2)是环...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二硫化钼纳米材料(nano-MoS2)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以“Dynamic transformation of nano-MoS2 in soil-plant system empower its multifunctionality on soybean growth”为题,于2023年12月20日被环境科学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接收。研究团队发现, MoS2纳米颗粒在土壤-大豆系统中经历动态转化,转...
根据校党委工作部署,2024年1月15日下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2023年度领导班子述职测评会于南区图书馆一楼老年大学教室(二)召开。学校民主测评工作组成员牟玲、环境系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系党总支书记张文真主持。系副主任谢周清围绕本科生培养进行个人述职,从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教管系统、教学质量及运行情况的现状和改进方向进行陈述。系副主任穆杨就研究生培...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单原子催化生物质废弃物增值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of Local Coordination Microenvironment in Single-Atom Catalysts Enabling Sustainabl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a Broad Range of Amine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将可再生生物质作为化石资源的替代品,用于生产低碳足迹的高价值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社会的有效策略。在这项工作中,课题组采...
12月28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举办“环”师“境”技发展营系列活动之创新创业培训活动,特邀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亲临现场,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创新创业报告。系执行主任俞汉青、党总支书记张文真及环境系教职工8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上,朱东杰从发展思路、探索成效、建设展望三方面展开,围绕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行动计划”,从我校双创教育“四金”体系,即“金课”课程体系、“金牌”导...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eARGs)环境行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天然水环境中的铁矿物在环境中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而影响水体中eARGs的环境行为,并且与矿物的晶面暴露密切相关。相关研究以“Facet-Specific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Extracellular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by Hematite Nanoparticl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为题,于2023年11月29日被环境科学领域期...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环境微界面活性氧生成过程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水稻根表铁膜可以活化根系分泌的氧气在根-土界面产生羟基自由基(OH),进而氧化转化根际的微污染物。相关研究以“New barrier role of iron plaque: producing interfacial hydroxyl radicals to degrade rhizosphere pollutants”为题,于2023年11月21日被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DOI: 10.1021/acs.est.3...
12月16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暨2023年安徽省城镇废水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青年学术交流会在东区水上报告厅顺利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主办,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会承办,合肥雨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环境系执行主任俞汉青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春城研究员、雨泽生物科技公司尚玉花董...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生物炭研究与应用领域发表重要评述文章。相关研究以“Rethinking biochar: black gold or not?”为题,发表于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https://doi.org/10.1038/s41578-023-00634-1)。生物炭是通过在低氧条件下对生物质进行热解而产生的富含碳的固体材料,通常被称为“黑金”。在过去几十年里,生物炭在环境、土壤和能源等多个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在生物炭的规模化、研究结果的...
11月25日,由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环境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华骐-绿巨人杯”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安庆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再创佳绩,斩获多个奖项。本次大赛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主题,围绕循环经济、固废资源化、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设计参赛作品。在总决赛中,答辩队伍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沉着出色的表现顺利完成了比赛。其中由张常勇指导的...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俞汉青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汉青教授俞汉青,男,1966年10月生,汉族,安徽省无为市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杰出讲席教授。1986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9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1994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共价有机网络膜用于精准分子筛分处理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巧妙地选择柔性环状胺连接剂和二酰氯(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构建单元,通过可规模化放大的界面构建了蜂窝状共价有机网络(CON)膜。相关研究结果以“Flexible Covalent Organic Network with Ordered Honeycomb Nanoarchitecture for Molecular Separations”为题,于2023年11月14日发表于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3...
10月12日,第十八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在清华大学圆满结束。经过两轮线上函评和终审答辩会评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两个团队的参赛作品获奖,其中《移“碳”究“净”——为市政污水的提标降碳赋能》作品荣获绿色创业赛道全国一等奖,《以废集热:基于废弃纸箱的太阳能集热界面蒸发器》作品荣获科技实物赛道全国三等奖。9月23日下午,两个团队成员前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进行终审答辩。《移“碳”究“净”》团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