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work
首页 - -

观话剧忆先驱 —赵忠尧的赤子之路与科学报国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5-10-09    阅读次数:10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九月金秋,凉风送爽,2025年9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2025级本科班师生共同观看了以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先生为原型的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

当日晚7点,2025级本科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冯梅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东区大礼堂观看话剧。

舞台上,那位一心求索、不畏权威、精忠报国的科学家形象,让在场每一位观众深受震撼。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呈现,不仅生动再现了赵忠尧先生留学报国的传奇一生,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新时代下中国科大学子的历史使命。

1927年冬,赵忠尧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密立根教授。话剧用实验室的灯光变化巧妙展现了他昼夜不辍的研究状态:用与教授之间激烈的学术争论展现了他求真务实、精忠报国的决心。

1946年,赵忠尧再次赴美,这次他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学习核技术并为祖国采购科研设备。话剧用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勤奋工作的场景,以及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采购加速器部件的细节。四年间,他自费收集了30箱关键器材,这些后来都成为新中国首台加速器的基础。

1950年的归国之路充满艰险。话剧中,“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抵达日本横滨时,美军武装人员强行登船扣押了赵忠尧。巢鸭监狱的场景令人揪心:他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面对台湾当局的威逼利诱,坚定地表示“我回大陆之意已决”。舞台上那束从铁窗透入的微光,象征着他心中不灭的爱国信念。

话剧的末尾,聚焦赵忠尧回国后的贡献。1955年,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建成,舞台上科学家们欢呼雀跃的场景,标志着中国原子能研究新纪元的开启。

 “把握方向而不包办一切,放手让年轻人去干”,这是赵忠尧的教育理念,也在话剧中得到生动体现。他从科学院聘请严济慈、彭桓武等知名专家来系里兼课,开设前沿专题讲座,同时重视实验室建设,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演出结束后,现场久久回荡着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无不深受触动,无不感慨于老一辈科学家即使在艰苦卓绝的科研条件下仍能奋起直追,不断创造中国科研的辉煌成果,亦无不感慨于新一辈青年历史使命的艰巨。

赵忠尧先生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对当代学子具有特殊的激励意义。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科技工作者像赵忠尧那样勇担重任。他在艰难条件下坚持科研的韧劲,面对诱惑毫不动摇的定力,以及重视基础研究、培养后备人才的远见,都为环境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走出剧场,夜色中的科大校园灯火通明,2025级本科班的同学们在盏盏灯光下以合影结束当日的团日活动。

话剧表演在演员、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圆满落幕。而传承自赵忠尧的爱国热情、科学精神却在同学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以科学精神砥砺前行,用青春力量守护碧水青山,与环境系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与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25级本科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