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search
首页 - -

祝贺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杨贺获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2025-09-19    阅读次数:13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3年开始试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采用“以学生独立主持研究工作为主,导师提供指导咨询为辅”的模式,支持优秀本科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名单,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2022级本科生杨贺申报的《电控离子膜系统驱动页岩气废水中锂回收的效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获批。

项目针对当前锂提取技术普遍存在药剂/能耗高、选择性低、连续性差等关键瓶颈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构建电控离子膜系统,致力于实现页岩气废水中锂的高效、低耗回收。项目将通过开发新型锂选择性复合电极的电控离子膜系统,突破传统电吸附技术电极饱和容量不足、间歇式运行的固有缺陷,系统探究复合电极的微观结构特性与宏观电化学性能间的构效关系,阐明锂离子在电极界面选择性吸附与定向传输机制。结合离子时空分布实时监测与电势场动态演化分析,构建多尺度数学模型,为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最终构建连续、可扩大、高选择性、低能耗的电控锂分离与回收平台。项目的指导老师是张常勇教授。

此前,在环境探索计划的推动下,杨贺在大一下学期开始进入学业导师张常勇教授的课题组,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双创学院“雏鹰基金”项目《双碳目标下废弃塑料与退役锂电池的增值转化技术研发》,探寻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大三期间,杨贺作为中国大学生友好交流访日团(安徽省分团)的一员,依托“日中植树造林国际联合事业”项目,赴日本进行友好交流访问。同年暑期,他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能源转换研究所,参与暑期科研交流活动,深入学习电化学催化领域的前沿科学知识。

杨贺表示,进入环境系后,借助各项政策支持,他在本科课程学习之外能够深度参与科研项目,了解国际前沿科学知识与热点问题,在不断尝试与突破中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本次获得国家基金项目支持后,他将全力以赴,力求高标准完成项目任务,不负国家、学校和环境系给予的期望。未来,他将保持热情,深耕科研,聚焦生态环境前沿课题,积极务实推进学术研究,为应对环境挑战提供科学方案,为国家“双碳”战略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