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主要从事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的催化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电子传递机制分析。近年来发展了具备低温、高场、时间分辨、氧化还原调控、原位检测等能力的 EPR设备与方法。相关成果以第一/共一/共通讯身份在Nature、Nat Catal、Nat Synth、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Int Ed、Natl Sci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发展的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多个化学、生物催化体系的合作研究中,合作发表Nature(3篇)、Science、Nat Synth等论文40余篇。
催化反应中往往贯穿着由短寿命自由基及金属中心介导的电子传递,原位、动态地解析其动态演化规律是阐明酶催化机理、反应速率和立体选择性的关键。电子顺磁共振(EPR)是专门研究含未成对电子体系的谱学方法,针对催化体系中自由基寿命短、物种多、金属价态变化繁复、电子传递路径长等挑战,团队构建原位-低温(1.8 K)-时间分辨EPR平台,结合快速冷冻淬灭,耦合光激发模块,实现瞬态自由基的低温“冻结”与追踪;整合电化学-光谱-EPR联用系统,通过控制体系电位和同步采集光谱、EPR信号实现对长程、多通路电子传递路径的“解构”。相关方法在从电子层次上揭示一系列化学、生物催化体系物理化学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