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桂飘香,礼敬师恩。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于9月10日下午在东区计算小楼302室开展新进教师欢迎会。活动由环境系党总支书记张文真主持,系主任穆杨、副主任花正双及20余位教职工参加活动。欢迎会上,王允坤、陈林兴、黄贵祥、潘元、徐迪、赵辰霄六位新进或转正的教师分别作自我介绍,分享入职体会。穆杨代表环境系全体教职...
九月金秋,凉风送爽,2025年9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迎来了充满活力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当日早上7:40,中区综合体育馆里环境系的报到处早已布置一新,洋溢着温暖而热烈的迎新氛围。系党总支书记张文真、校内兼职辅导员侯祥树、班主任袁丽、教学秘书乔珍、党务秘书李静怡、学工秘书赵辰霄、新生联络员潘磊及其他志愿者一同迎接新同学的到来。上午8点,前来报到的研究生新生陆续到达中区体...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规模化催化纳滤膜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该研究通过将单原子催化剂与纳滤膜材料协同,设计了一种能够高效去除中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全新催化纳滤膜。相关研究成果以“Scalable Catalytic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为题,发表于Nature Water(DOI: 10.1038/s44221-025-00483-y)。水环境中广泛存在一类分子量低、尺寸小且缺乏电荷的有机污染物,常规的...
近日,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水环境中功能材料界面反应的深场原位可视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Low-Angle Rotational Interferometric Scattering Microscopy Enables Real-Time, Deep-Field Visualization of Stress-Driven Nanowire Oxidation Dynamics”为题发表于ACS Nano上。单颗粒/单结构的界面反应轨迹直接关乎材料的活性、选择性与失活机制。然而,传统光学成像分析方法的界面成像深度和对比度较低,难以在真...
为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拓宽本科生专业视野,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2025年8月25日至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组织2022级、2023级、2024级共36名本科生,在袁丽、赵辰霄两位老师的带队下,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开展访学交流活动。8月26日,访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伊始,城市所教育处处长王棠荣致辞,她回顾了城市所与环境系的长期合作基础,同时勉励同学们...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类芬顿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创新性利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显著提升H2O2活化效率与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成果以“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for Superior Fenton-Like Catalysis”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针对类芬顿反应中H2O2活化能垒高、能量消耗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研发了一种钌簇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带催化剂(TNB-Ru...
初秋序启,迎新正当时。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当传说中牛郎织女赴鹊桥之约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也正上演一场充满期待的“双向奔赴”,2025级本科新生怀揣梦想与憧憬,如期加入环境系大家庭。为让新生初入校园便感受到温暖与关怀,环境系师生志愿者踊跃参与现场迎新工作,在正式报到前将新生资料包、印有新生姓名的定制饮料与专属拍照手卡及打卡墙等物资准备好,以积极面貌迎接崭新面孔。...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废物资源化与循环经济领域发表重要评述文章,系统提出了将市政污泥转化为高价值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新概念与技术路径,为破解污泥处置难题、实现废物原子级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研究以“Turning sewage sludge into valuable catalysts through atomic-level circularity”为题,发表于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废弃污泥一直是全球环境治理中...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环境领域创新人才,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前沿科学和环境领域的认知,8月10日至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名本科生在王允坤、蔡琛、杨林3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爱尔兰开展暑期研学活动。8月11日—13日,师生前往高威,听取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参观实验室和厌氧消化厂、进行生态环境实地考察等。在高威大学,吴光学教授为大家做专题报告,介绍了爱尔兰和高威大学的基本情况,并从基础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废水流行病学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WATER NEWS: a field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detection of pathogens in wastewater”为题,于近日在线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新冠大流行期间,基于废水流行病学的监测技术为追踪新冠病毒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早期预警。相比传统医疗检测方法,废水监测具有时效性强、准确性高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成为公共卫生防控的关键手段。然...
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贵州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学校党委关于对口帮扶和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2025年7月9日至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环境系”)副主任刘贤伟教授、李文卫教授、刘江涛教授、张常勇教授、蔡琛研究员等一行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开展定点帮扶与生态环境实地调研。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六枝分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等有关同志陪同调研...
为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和学生骨干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严明纪律规矩,2025年7月6日至9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境系”)党总支联合少年班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工作骨干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锤炼过硬作风”专题培训活动。7月6日下午,学员们首站参访了中共中央党校二部旧址和延安党校校史馆,聆听了党校教师关于《用延安精神办党...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光催化原位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以“In Situ Elimination of 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the UV/Chlorine Process by Introducing a Faceted Photocatalyst”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紫外/氯消毒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灭杀病原微生物的末端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各自来水厂、污水厂和再生水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现有工艺仍难以充分...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 Matter发表题为 “Biocatalytic nanomotor-assiste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for selective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phenolic contamin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一种集污染物识别、酶催化转化和膜分离于一体的生物催化纳米马达–超滤膜耦合系统,实现水中酚类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与转化。酚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