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锋,1996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2003年获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研究领域为环境微生物学,面向双碳目标,聚焦微生物对碳排放的调控进行机理研究和资源开发,迄今已发表了200篇学术论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两项美国技术专利授权。2018年以来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
张秀辉,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近年来主要从事大气污染物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工作,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等项...
Juewen Liu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in 2000 and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in 2005. He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 2009 and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of chemistry. He is interested in aptamers and biosensors. He received a Fred Beamish Award (2014) and a McBryde Medal (2018) from the Canadian Soc...
邓晔,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导。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The ISME Journal》资深主编,《Microbiome》、《Environmental Microbiome》副主编等。2018-2023年连续六年获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2%高影响力学者,Research.com中国生态学领域排名17。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微生物的响应和反馈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按...
吴昌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城镇卫生学会城镇垃圾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化环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环境事故应急专家,国家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库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课题和子课题20余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4项...
刘文,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专项青年首席科学家,科睿唯安2022“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纳米技术实验室主任、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创新分会主任。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纳米技术和现代环境工程发展战略等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ES&T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0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