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亮,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研究院双聘PI。长期从事典型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健康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等,在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等著名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选为ESI热点论文和封面文章,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担任《国家科学进展(NSO)》地学与环境学科副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POPs专委会委员等,先后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5)、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等,并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江苏特等奖、全国三等奖等。
合成了放射性标记石墨烯,搭建了微光显微镜平台,克服了生物样品中石墨烯难以定量、追踪的难题。借助辐射发光平台揭示了石墨烯进入生物体组织/细胞的界面过程、分布、迁移、累积和转化,阐明了其对生物产生影响的过程与机制。采用放射性示踪和定量技术建立了石墨烯的食物链传递模型,评估了其在种群间的传递和放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