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岗,现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200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2009年在中科院金属所获材料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所工作。长期致力于太阳能驱动光催化材料等研究,发表SCI论文19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3.1万次,获授权专利33项。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及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项目十余项。曾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十余项学术奖励。入选国家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17-2022年)。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委会副主任。
光催化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发展宽光谱吸收光催化材料是获得高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前提。尽管在过去四十多年的研究中百余种半导体被用作光催化材料,但是绝大多数稳定且满足产氢、产氧反应要求的光催化材料往往具有大的带隙,无法有效利用可见光。另一方面,光生电荷复合严重,制约着光催化量子效率的提升。此外,对于宽光谱响应的光催化材料,表面催化反应还受制于光生电荷能量低的限制。钛基氧化物是一类研究最为广泛且具有规模化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同样面临无可见光吸收和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等瓶颈,本报告将介绍如何调控能带和微观结构来拓宽光吸收范围和促进光生电荷分离,进而获得系列包括红色TiO2、晶面氧化钛在内的宽光谱吸收光催化材料和具有高光生电荷分离特性的钛基铁电光催化材料,并进一步通过构建具有定向电荷分离能力的图案化Z系统,解决可见光光生电荷能量低的不足所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