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方向:1. 南北极环境污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来源、迁移、转化和环境效应) 2. 大气环境化学(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化学物理特征、海气交换过程、雾霾化学机理等) 3. 生态环境演变(极地典型生物企鹅、磷虾、北极熊以及近海生态等) 4. 气候变化及环境灾害(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以及海啸、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重建)
2004年1月-至今,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2年1月-2003年12月,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7月-2001年12月,讲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6年9月-2001年6月,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1年9月-1996年6月,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年5月-2008年6月,洪堡学者,德国马普化学所
2005年8月-2006年8月,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密执根大学
通过野外考察(南北极、中国近海及城市)、在线观测以及室内分析(化学、物理和生物)和模型模拟, 揭示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具体包括:
1. 南北极环境污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来源、迁移、转化和环境效应)
2. 大气环境化学(气溶胶及其前体物化学物理特征、海气交换过程、雾霾化学机理等)
3. 生态环境演变(极地典型生物企鹅、磷虾、北极熊以及近海生态等)
4. 气候变化及环境灾害(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以及海啸、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重建)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理事(筹)
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学术骨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高等研究中心(苏州)博士生导师
《极地研究》、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等国内外期刊编委
Nature Geoscience等数十份期刊审稿专家
1.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1930532), 全新世南极企鹅盛衰与栖息地变化及其对大气海洋变化的响应, 2020-2024,主持
2.国家自然基金专项项目(41941014), 北冰洋典型生源气体和半挥发成分海-冰-气界面交换及其气候效应(41941014), 2020-2023,主持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1676173),南大洋大气有机气溶胶的化学和物理特征及其气候意义,2017-2020,主持
4.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203302),京津冀典型陆面背景下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与低层气象要素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研究,2016-2020,主持
201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先后在Nature、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 被Science等论文多次引用, 被Nature选为研究亮点,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