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5 阅读次数:940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青山绿水,责任使命;寰宇神工,铸就真情。虽因为疫情,遗憾不能亲至,但线上夏令营仍是精彩纷呈:看不到科大的风景,短视频送上;参观不了实验室,云直播献出;还有一肚子问题怎么办,师生交流会与师兄师姐交流会为大家答疑解惑。志愿者们辛勤筹备,搭起了营员与科大云端的桥梁。地域终不能阻隔,七月二十日,我们喜迎来自全国各重点高校的70余名优秀大学生来到第四届环境科学与工程夏令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各营员于此绽放青春,筑梦科大。
——初识蜗壳
20日上午,中国科大2020“绽放青春”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b站“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直播间举办了开营仪式。各个院系的宣传片及营员对夏令营的祝福语,让弹幕区的小伙伴激动不已。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老师介绍了科大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办学特色,同时对所有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大学生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至此,夏令营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让营员们更加了解科大、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夏令营的第一个活动是方向介绍。首先由穆杨老师做了简短的开幕致辞,欢迎了各位营员们的到来。随后,刘贤伟老师和谢品华老师分别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的整体情况。
刘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来的代表性工作成果及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本系的实验设备之外,毗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先进仪器平台同样可作为依托,只要有想法,实验设备绝不是绊脚石。关于人才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能为大家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不仅限于本校,还与芝加哥大学等其他国外名校展开合作,给学子们提供许多访学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接下来,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品华老师对环光学院的研究方向、师资力量等进行了介绍。环光学院拥有先进的发展平台,科研考察活动以室内与室外两种形式展开。学院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为宗旨,同时发挥了中科大与研究院的综合优势,面向国家环境科技需求和光电技术前沿,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立志造福社会、兼具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背景的高科技综合型实用人才。
老师们介绍完毕后,营员们积极咨询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其中也有营员提出了一些个人发展问题——本科知识背景或者科研经历对研究生阶段研究方向是否局限。“本科是有所了解,研究生是有所选择,博士生是有所建树。本科的课题做的是材料,但又对微生物感兴趣,研究生完全可以尝试材料与生物进行交叉”,老师们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回答。
晚上,师兄师姐报告会为营员们打开了另外一扇了解科大的窗。来自不同课题组的十余位师兄师姐一一为营员们介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程洲华师兄为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学科交叉的研究特点;王怡然师姐为大家讲述了她与科大相遇相知和相伴的故事;乐凡阁师兄与大家分享了南极科考的点点滴滴...每一位师兄师姐的报告都精彩纷呈,展示了科大研究生生活的种种可能,唤起了营员们对科大的憧憬!
——相知蜗壳
21日上午,营员们对各个实验室进行“云”参观学习。各实验室为此次活动做足了准备,提前录制好课题组介绍视频,使得营员们在线上也能直观地了解实验室研究环境与研究方向。
营员们首先参观了环境工程学科各课题组。师兄师姐们一一介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硬件设施。研究涉及微生物、材料、光化学、植物等诸多领域,还有依托质谱、拉曼等仪器的新型检测分析手段的开发,营员们从中感受到了科大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超强的科研实力。
而环境科学学科的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主要围绕全球尺度上的水、气、土壤和生物圈的环境问题,以“极地、海洋环境和全球变化”为核心,研究气候变化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生物生态演化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继而揭示人类活动同极地、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室除了室内研究平台,还有依托于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平台——雪龙号科考船的极地野外考察。
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的实验室介绍则从环境监测入手,通过先进光学技术手段,实现大面积,高灵敏度环境监测。学院研究方向包括了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光学遥感,激光技术,波谱光电,环境毒理等诸多领域。
下午是备受营员期待的师生交流会,一想到即将与自己心仪的老师们面对面交谈,营员们是既兴奋又紧张。在各个老师的线上会议室中,老师们饶有兴致地听取了营员们的学习及科研经历,对大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营员们踊跃发言,纷纷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及看法,老师们均耐心解答。面对面交流让营员对老师的了解不再局限在官方主页的介绍。除了科研上的问题,有些老师还亲切地和学生聊起了家常,师生距离也在交流中逐渐拉近。由于大家热情高涨,老师们又在原定时间外额外加时为大家解答疑惑。最终,这次交流会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晚上是师兄师姐交流会,师兄师姐用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营员们解答疑惑。话题从校园生活到科研工作再到经验分享。师兄师姐们说到自己课题也是情动深处,“一星期睡觉七天有四天都是想着自己的课题”。最后营长吕文立叮嘱了大家面试的注意事项,分享会圆满结束,营员们收获颇丰。
——情定蜗壳
22日是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营员们迎来了最紧张的面试环节。一天的面试紧凑而有序,营员们在志愿者的安排下依次进入线上会议室,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校园生活等个人情况。老师们针对营员们的科研能力与工作进行提问,营员们都准备充分,充满自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展示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精响。诸君既取鸣琴弹,但求能把知音觅。科大环境系,建立之初,踏足磐石,庇于桑苞,求贤若渴,恰似伯乐,欲寻赤兔乌骓。三日聚首,云端漫话,高山流水,缘起缘定。来即是客。此番恭送。愿各位心事成。待得那秋高气爽,再来把酒言欢。”营长吕文立的祝福拉开了闭营仪式的序幕。
闭营仪式上,大家观看了各个小组的创意视频,组长与组员们在视频中分享了关于夏令营的感受。组长任博,用四个字形容小组——“非常融洽”,并期待明年与组员们的再会。来自山东大学林晨露表示很喜欢科大的学术氛围,表白科大夏令营。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时路佳同学说道:“大家开始比较腼腆,组长努力让大家相互熟悉。虽然在线上,但是也很融洽,感觉其实非常近,像真的来到科大一样。”山东大学的田汝康谈了自己面试前深夜剪视频的感受,细心的营长知道他23日生日,组织一场线上庆生活动,令他惊喜不已。聚散有时,夏令营在欢声与笑语中落幕。
大家相识三日,却已亲如一家。今宵难忘,望来年九月,科大重聚,“环”迎你来,尽享精彩。
——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次不同往届的特殊夏令营。虽相聚于云端,距离却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为了拉近与营员们之间的距离,在第一次开会时志愿者们便商量需要安排怎样的活动。商量的结果便是,夏令营开营前一周的每晚8点,“每日尬聊”准时上线,大家从自己的歌单聊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从对科大的印象聊到心目中导师的形象,每晚的热闹终于让大家走得更近。
也许从第一次尬聊起,志愿者们与可爱的小营员们便相互多了一份牵挂,临至最后闭营,大家内心仍有不舍。愿明年九月,我们相约科大,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文:陈萌范文苑吕振婷吕文立)